军事观察栏目视频美女
  1. 军事
  2. 正文

菲律宾的新选择:脱离东盟,靠近美国?

在菲律宾不断侵闯中国仁爱礁的背景下,菲律宾高层最近又在强调所谓“外部威胁”。菲总统马科斯近日表示,菲律宾面临的“外部威胁”越来越明显。菲方所谓的威胁指的是什么?又为何频繁炒作所谓“外部威胁”
中国南海研究院世界海军研究中心主任陈相秒在接受南海之声《南海圆桌派》栏目采访时表示,菲律宾正试图脱离东盟框架,毫无顾忌地提出所谓“外部威胁”,“摊牌”其外交策略与美国靠拢。
菲律宾擅闯仁爱礁不断升级
南海之声:近段时间,菲律宾不断违背承诺,派船只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整体来看,菲方船只擅闯仁爱礁有何新特点?
陈相秒:从去年2月至今,菲律宾擅闯仁爱礁行为,升级加码,手段多样。第一,菲律宾运补频率增加。之前可能是两个月一次,现在基本是一个月一次,中间多的时候一个月不止一次。说明菲方除了正常人道补给之外,也夹带着“私货”——建筑材料。第二,菲方现在采取的运补策略是军舰、执法船、租用民船的组合。海警船和水产渔业资源船在前,然后是菲方运补船,军舰一般行驶在后。运补船比较小,租赁的是商用民船。第三,菲律宾正在把在仁爱礁与中方的矛盾公开化。从去年到现在,菲方不断地发布相关视频,并用美国的情报资源带节奏,让国际社会、国际舆论更加关注中国在仁爱礁海域的行动。第四,美国支持菲律宾的行为完全公开化,美国给菲律宾提供外交资源支持。仁爱礁事件发展到现在,背后都是美国在导演剧本。现在,菲律宾国内理性的声音在减少,针对仁爱礁问题,菲国内几乎没有人敢提出不同的声音,这种情况在菲律宾现在变成了“政治正确”,成为一种向菲律宾民众展示菲政府对外强硬态度的表现,为马科斯政府助长政治资本。
南海之声:近期,菲方高层不断强调所谓“外部威胁”,您觉得菲方此举意欲何为?
陈相秒:菲律宾国家安全战略里有一个定位,就是其主要外部安全威胁来自南海。马科斯政府此时肆无忌惮、毫无顾忌地提出所谓“外部威胁”,不再顾及中菲关系。我个人感觉这是菲方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目的是将威胁锚定在南海,矛盾指向中国,同时也在动员菲国内的政治力量。
另外,菲方试图说服东南亚其他国家接受这个“定位”——中国对菲律宾是一个威胁,对你们也是威胁。再有,菲政府把台海问题说得模模糊糊并试图与南海问题串联。
用“基地”换“金币”?
南海之声:近日,菲总统马科斯是在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的菲律宾北部伊莎贝拉省的梅尔乔-德拉克鲁兹军事基地发表讲话提到所谓“外部威胁”。该基地是去年美国在菲律宾新获准进入的四个基地之一。菲律宾和美国将如何利用这四个军事基地?
陈相秒:德拉克鲁兹军事基地规模不大,未来要想扩大只能靠美国。对菲而言,它不需要这个基地。菲律宾本身军事能力弱,但可以利用美国的基地建设为其注入经济力量,获得美国的经济投入,有助于菲国内就业。经济是菲律宾所期望的,所以菲律宾就是用“基地”换“金币”
目前来看,这四个基地至少未来2到3年才能真正投入使用,而且,这几个基地对美国的意义更大。特别是面对台海局势,有助于美国强化其所谓“第一岛链”在东南亚的部署。如果这些基地投入使用,中方在台海的活动会更多受到美国的干扰和监视。
南海之声:今年1月份,马科斯批准“地平线3号”计划,菲方准备用350亿美元采购武器装备。“地平线”计划对菲律宾提升海上力量有何作用?
陈相秒:该计划是在菲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提出来的,是指菲律宾政府计划用15年进行武装部队现代化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其中2023年至2028年为第三阶段,即“地平线3号”计划。根据最初的计划,菲律宾将投入400多亿美元推进军队现代化。具体到菲律宾海军层面,整个“地平线”计划要求菲律宾海军采购 6 艘防空护卫舰、12 艘反潜护卫舰、18 艘近海巡逻舰、42 艘导弹艇和 3 艘攻击潜艇,以及各种两栖和辅助舰艇。十年过去,仅有2 艘护卫舰、3 艘轻型护卫舰、6 艘近海巡逻艇和 9 艘导弹艇到位。我个人认为,菲律宾“地平线”计划是打折扣的,因其经济实力有限,前两个阶段的计划没有彻底完成。其次,若无外部援助,菲律宾几乎不可能完成该计划。
南海之声:就当前南海局势而言,菲政府南海策略以及其外交政策有何新变化?
陈相秒:第一,菲律宾变得越来越依靠美国。第二,菲方当前以军事安全来定义其外交优先次序。第三,菲律宾正在试图脱离东盟框架下的外交,这一点是比较让人担心的。
猜你喜欢